7月15日,2020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主持会议,北京、内蒙古、湖北、山东、陕西等5个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做交流发言。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全面总结了一年多来教育信息化工作,充分肯定了教育信息化在疫情防控期间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就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圆满收官部署了七项重点工作(一是完成好教育脱贫攻坚政治任务;二是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四是持续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五是深化网络条件下教学模式改革;六是提高教育治理信息化水平;七是做好教育系统的网络安全保障),并要求各级各地主管部门主动求变、奋进攻坚,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完善政策环境,强化队伍建设,面向未来加强谋划,趁势而上开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征程。
2020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结束后,宜昌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及时组织单位教职工和县市区教育信息技术部门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大家认为会议总结交流了不同地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效,研究部署了2020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对宜昌做好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收官工作,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有很强的指导价值与现实意义。
宜昌市教育信息技术工作始终坚持对标对表,落细落地,做到与时代同频奋进。年初制定的《宜昌市2020年教育信息技术装备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探索信息化背景下育人方式和教育模式改革,以伍家岗区入选教育部“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国家级实验区为抓手,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主要采取措施包括:面向学科教学和跨学科教学的信息化融合应用,探索学生跨学科思维与创新能力提升;面向学校课堂教学方式变革,推动课堂教学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注重思维达成度、学习参与度、合作学习有效性、课堂开放性、技术应用有效性等;面向区域信息化融合创新机制探索,推动区域课堂教学协同创新发展;面向“互联网 ”的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助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跨校、跨区县的教师学习培训和专业研修;面向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的成长路径,推动大数据在精准教学和评价方面的应用。
刚刚出台的《宜昌市教育信息化2.0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中明确提出开展教育治理能力提升行动,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应用,提升“互联网 中小学招生入学”“互联网 综合素质评价”“互联网 校外培训监管”“互联网 学校后勤监管”“互联网 教育督导”等管理系统应用服务水平,强化数据收集、分析、应用能力,实现基于数据的个性诊断、精准决策、科学评估,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其中,作为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从2017年起率先开展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全面描绘出学生成长过程,勾勒学生发展轨迹,教师、学生、家长可查看综合素质评价发展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每位学生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