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至27日,市教育局“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加快建成教育强市”培训班在中共宜昌市委党校举办。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科室负责人,县市区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市教育局所属学校、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等共 100 余人参加培训。
开班仪式上,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覃照作动员讲话。
覃照强调:一是要找准方向,弄清我们的教育要到哪里去。二是要找准定位,明白我们在哪里。三是要坚定初心,知道怎么去实现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从国际来看,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求教育充分发挥在民心相通、文明互鉴中的纽带作用,保持战略定力,积极深化教育交流合作,全面提高教育开放水平,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增强核心竞争力和话语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教育贡献。从国内来看,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教育在提升国民素养、推动科技创新、释放内需潜力、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全省全市来看,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确定了“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市委六届十四次全会按照省委部署,提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引擎”的总体要求,加快建设“三城五中心”,明确“十四五”基本建成“宜学之城”,2035年基本建成教育强市。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持续深化教育改革,主动对接产业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学校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育服务水平。同时,积极推进“宜荆荆恩”城市群教育协同发展,以宜昌为龙头打造南部列阵区域性发展高地,助推湖北高质量发展振翅高飞。
开班仪式由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曹丰主持。
本次培训课程设置、活动安排有四个特点。
一是用政治高站位把准方向。培训安排了8个专题报告,授课专家都围绕自己的专题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国家宏观政策,指导学员提高政治站位,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邢晖认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用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开篇,详细解读了全国职教大会精神及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和政策支持。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定荣指出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应立足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来把握现实针对性,要根据新时代现代化发展要求不断完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育人体系。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杨金华用大量观点、现象对不同社会思潮的利弊进行剖析,指导学员要站在政治的高度思辨地看待社会思潮,建构正确的思想体系。
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副主任王祖顺结合大量违纪违法案例,提出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更可持续、更加安全的教育体系,希望大家要自觉认真学习党纪法规,在工作中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
本次培训利用晚上的时间,安排了8名学员开展微讲坛分享活动,其中有4名学员分享了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夷陵中学党委书记向春雷分享了学校“党旗引领工程”和“党徽增光工程”的内涵和做法。
宜都市教育局局长张祖华介绍了宜都市教育系统党支部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当好摆渡人、八风必正的要求。
远安县教育局局长宋仕军介绍了如何围绕立德树人、绿色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抓党建。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副书记熊杰从党员示范担使命,思政站位有高度,真情服务暖人心,思政育人有温度等角度,介绍了各学院支部富有特色的党建工作。
二是用强市高标准精准定位。教育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传授,更是一项培养人、塑造人的活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历来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于国家而言,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于宜昌而言,要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成教育强市,为宜昌“三城五中心”建设及“宜荆荆恩”城市群建设助力。培训班邀请了市委、市政府政研室的同志解读了宜昌高质量发展的情况。
市政府政研室党组书记、主任李昌清以《十四五与宜昌高质量发展》为题深刻分析十四五的“时”与“势”,带领学员辩证看待宜昌发展的“喜”与“忧”,宜昌争先进位需要的“破”与“立”,让学员深刻认识了宜昌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更加明确了教育人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市委政研室秦弢以改革创新破解城市群协同发展困境,推进教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为题,详细介绍了“宜荆荆恩”城市群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实现公共教育服务一体化和均等化的对策和建议。
三是用国际大视野智慧导航。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总抓手,也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主题、新方向、新目标、新任务,必须站在国际大背景下,用国际视野为新时代的教育导航,寻求新形势下教育工作有效提升的思路及策略。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梁志群根据国际基础教育发展走向,对中美基础教育差异做了分析比较。梁教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鲜为人知的小故事、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介绍了国际基础教育新走向,并从管理体制、教育理念、课程设置等七个方面介绍了美国基础教育的特征,类比分析了我国基础教育的特点。
四是用育人大情怀坚定前行。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心。
夷陵区东湖高中老师覃军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应对策略、师资建设等方面做了细致的指导,让参训学员认识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在讲课过程中与学员积极互动。
枝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副校长黄兆双激情满怀地分享了职业教育的初心和做法,提出了职业教育“三长”服务的办学理念。
市十一中老师庹淑琼作为班主任教师代表,分享了“教育无痕,无晴(情)却有晴(情)”,她认为最自然的教育往往发生在教师的不声不响和学生的不知不觉中。
市外国语高中校长谭小红分享“高质量的教育从建立高质量的关系开始”,提出让他人因为你的存在而更幸福,让课程成为师生共建共育的重要载体,让师生的生命与学校共同成长。
金东方小学校长郑红山分享了“用价值观创造价值”,介绍了学校在育人方面的一系列创新举措。
覃照、曹丰全程参加学员分享活动。在听完学员的分享后,覃照谈了自己的感受,他认为要做一名好老师,做一名好的教育管理者,就要单纯一点、用心一点、宁静一点、执着一点。
27日上午,培训班举行结业仪式,局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望桂林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王长勇主持结业仪式。
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局直属机关纪委书记石希峰在结业仪式上作总结讲话。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和钻研,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宜昌教育改革发展宏观形势,深刻认识宜昌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聚焦高质量主题,针对立德树人、自主创新、人才培养、教育评价、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等重点领域和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各自工作岗位、工作领域,开展深入研究,认识新形势、把握新阶段、树立新理念、服务新格局,深挖实践内涵、解决实际问题,为宜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成教育强市积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