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史故事我来讲”活动重温党史
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6月30日,市教育招考办党支部举行了“党史故事我来讲”竞赛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8名参赛同志声情并茂的讲述,带领全体干部职工重温了党拼搏奋斗的峥嵘岁月,经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把党史学习教育推向了高潮。
二、“一网通办”工作被媒体推介宣传
5月,市教育招考办整合高考、成人高考、自考、研究生考试等10项考试业务平台,在全省率先建成“十网合一、一网通办”市级招考服务平台,彻底解决报名平台查找、政策信息咨询、资格证件办理、考试结果查询的难点、阻点问题。“一网通办”工作相继被《宜昌市优化营商环境简报》、《湖北教育》杂志推介宣传。
三、新高考首考平稳落地
6月,全市24381名考生顺利完成“3 1 2”模式新高考。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招委各成员单位大力支持,市教育招考办具体组织,全方位保障高考疫情防控、交通、食宿等安全,确保了我市新高考首考安全、平稳、有序。
四、全省高中学考机考联盟在宜成立
3月,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机考联盟在宜成立,全省17个市州共同推选宜昌市教育招考办担任首届执行主席单位。机考联盟的成立提升了高中学考实施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市州组织实施4科考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成人高考规模再创新高
今年我市成人高考报考人数达20887人,创宜昌考区成人高考有史以来之最,也是宜昌城区组织的最大规模考试。市教育招考办高度重视,提前谋划,精心准备,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资格审核,细化考试组织实施流程,积极协调公安、交通、卫健委、电力等部门大力支持,严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和安全保障,考试组织规范有序,考风考纪秩序井然。
六、中高考招生咨询会再掀热潮
6月26日、7月4日市教育招考办分别举办了“2021年高考招生咨询会”和“2021年中考招生咨询会”,3万余考生和家长赴会咨询并找到自己心仪的学校。180所高校、18所普高和中职的资深专家以及市教育招考办工作人员耐心细致为考生咨询答疑、指导填报志愿,家长和考生带着问题而来,带着满意而归。
七、中考标准化考点建设稳步推进
实施中考标准化考点建设是建立我市网上巡课、巡考系统,构建科学、安全、规范的全市教育教学和考试管理体系的重要举措。今年市教育招考办制定了《宜昌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化考点系统建设指南》,明确了各县市区中考标准化考点建设的时间表和任务图。11月,在秭归县第一实验中学召开了全市建设推进会,目前已有当阳市、秭归县、枝江市、兴山县等四个县市完成了建设任务。2023年我市中考标准化考点建设覆盖率将达到100%。
八、第二届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官库成功建立
11月,市教育招考办按照教师个人申报、学校(单位)推荐、区教育局审核、市教育局审定的程序严格选聘了550名面试考官,建立了宜昌市第二届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官库。考官库覆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其中高级以上职称305人,“宜昌名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等近100人,新的考官库将建立动态调整的管理机制。
九、我市高校录取数据库初步建成
今年,围绕“四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市教育招考办对全市近两年高校录取情况按照招生院校、录取专业、院校层次和地理位置等维度进行了数据收集和整理,初步建立起我市高校录取数据库。数据库包含近两年全国976所院校共录取宜昌籍考生4.2万余人,涉及专业787个。高校录取数据库的建立将为我市开展招生录取评价、指导学生选科、生涯规划和志愿填报等提供参考,为政府职能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十、第5期教育招考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成功举办
11月,市教育招考办在秭归县成功举办了“2021年宜昌市教育招考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来自各县市区教育局、招考机构和高中学校的105名教育招考干部参加了此次培训。市教育局分管领导出席开班仪式,华中师范大学的多位专家学者为培训班作了精彩的讲座,全体学员专心学习认真总结,全力提升了培训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