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新时代宜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战(一) -米乐m6平台

发起新时代宜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战(一)
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石希峰就《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答学校问
发布时间:2020-06-05 18:51 阅读次数:
       近日,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现就学校关心的几个主要问题作答如下。

  1.《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突破口、着力点和创新点,也是职业院校创特色、铸品牌的核心抓手,《意见》的出台主要有以下两方面背景。

  一是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需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类型教育的提出,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必须直面问题、精准施策、强化指导,尤其是要指导职业院校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实施教学改革。职业教育具有社会性、职业性和融合性,作为职业学校理当守住自己“类”的“本分”,体现自己“类”的“本性”,特别是在专业建设方面要做脱胎换骨式的改造。

  二是进一步推动宜昌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内涵发展的需要。近年来,虽然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在省内领先优势明显,但与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期待、与外省职业教育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差距,尤其是在专业内涵建设方面还存在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契合不紧密,教师队伍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能力、课堂教学驾驭能力、教学改革创新能力不够强,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没有落细落实,没有严把教学标准和毕业学生质量标准两个关口等较突出问题。为此,我们必须要在守正创新上下更大功夫,使宜昌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充分展示出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和更为旺盛的生机活力。

  2.如何把握《意见》的总体要求和指导思想?

  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一切办学行为的逻辑起点,是职业学校发展的灵魂,也是职业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强专业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紧扣关键环节,针对短板,系统谋划和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升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抓专业建设,就是抓住了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牛鼻子”。《意见》的出台,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引导全市职业学校以专业建设为抓手,深化治理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建立产教深度融合、同发展需求紧密对接、与加快教育现代化整体契合的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3.对加强专业建设,《意见》作了哪些重点安排?

  《意见》对加强专业建设主要作了三个方面安排:落实教学标准和教学过程;夯实专业建设基础;健全专业建设长效机制。具体而言主要有六项工作任务。

  其中落实国家教学标准,主要是指导和督促各学校要在全面调研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严肃、科学、规范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严格按方案安排落细落实各项教学活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要是要求要聚焦课堂教学主阵地,强化教学、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全面推广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加强教学质量监测通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主要是通过创新建立专业负责人任职资格制度,明确专业负责人的专业标准和资质要求,督促各学校真正重视专业负责人的培养,让真正具备专业建设领导能力的教师从事专业建设工作,并力争用5年时间,打造20个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市级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高水平实训基地,主要是以实训基地建设为抓手,着眼于“开放共享程度高、辐射引领作用强”的建设目标,促进各学校全面提升统筹整合资源的能力和校企合作水平,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开展专业星级评定,主要是为了建立一种倒逼机制和动力机制,力争用5年时间对全市中职学校的所有专业进行星级评定,与此同时建立专业办学水平分类评价制度,每年确定1—2个专业类别开展排序性评价;构建专业布局动态调整机制,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地方引导本区域职业学校优化专业设置的职责,坚持把市场供求、就业质量作为引导学校调整专业、确定培养规模的重要依据,努力形成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相适应的专业布局。

  4.《意见》中有哪些亮点内容值得关注?

  《意见》有四个方面的亮点值得关注,这四个方面在全省也是首创。一是持续发力。2016年,我们在全省率先印发了《市教育局关于推进全市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十三五”时期全市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定向、导航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省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在“十三五”即将收官、“十四五”即将起舞之际,我们再次印发有关专业建设的文件,表明了市教育局抓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决心。二是标准引领。发挥标准在专业建设中引领作用和基础性作用,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和实施为抓手,坚决贯彻和落实国家、省颁布的职业教育教学相关标准。三是队伍支撑。专业负责人和专业教学团队在专业建设中发挥基础性、先导性和决定性作用,通过创新建立专业负责人任职资格制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办法,从根本上夯实专业建设基础,为专业建设提供核心动力。四是分类评价。在专业建设方面,如何让全市职业学校与市教育局职业教育服务管理团队同频共振、同向同行,我们想通过探索建立星级专业评定办法、专业办学水平分类评价制度,建立专业建设的倒逼机制和动力机制,凝聚内涵发展的强大合力。


全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果蔬嫁接项目)

宜昌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

  http://jyj.yichang.gov.cn/content-55651-306670-1.html

下载: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