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中提出“坚持公、民办共同发展”的原则,即“落实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参与、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形成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
伍家岗区现有公办幼儿园7所,民办普惠性幼儿园13所,民办高收费幼儿园15所,民办幼儿园数量远远超过公办幼儿园。凭借着收费实惠、设施齐全、管理规范、师资优良等优势,公办幼儿园“一位难求”,是绝大多数家长的首选;而民办幼儿园由于在管理、师资、经费上的先天不足,导致与公办幼儿园相比,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从区域发展来看,即公、民办幼儿园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为切实提升民办幼儿园办园水平,为辖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伍家岗区创新工作机制,建立 “公民办幼儿园区域联盟、组团发展”办学模式,变“检查督导”为“服务指导”,积极有效地开展帮扶提升活动,区内学前教育展现出新的生机。
一、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机制推动联盟工作的开展
联盟组团工作要扎实深入开展,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学前教育管理指导中心首先出台了《区域联盟、组团发展办学模式具体实施方案》,根据各类幼儿园分布情况,按照“以强带弱、就近就便”的原则,将区内幼儿园划分为若干个联盟区,每个片区以公办幼儿园为龙头,带动5—6所民办幼儿园,形成“区域互动、资源共享、协作提高”的管理格局,在公、民办幼儿园之间加架构起一座合作研究、优势互补的桥梁。公办园定期会深入民办园开展调研和指导,帮助民办园从园务管理、教师培训和保育保教三个方面建立健全相关规范与制度,并结合公办园自身的优势,有针对性的对民办园开展服务和指导。
同时,随着联盟工作的拓宽和深入,公办园的办园水平和管理者的综合能力将直接影响联盟组团工作的成效,学前教育管理指导中心从公办园的管理人员中择优遴选,组建学前教育专家小组。专家小组不仅要定期召开会议商讨联盟组团事宜,有针对性的推进联盟组团活动,还要加强对公办园的全体教师开展专项培训,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基础上更好的服务和指导民办园发展。
二、加强示范引领,以专项活动带动保教质量的提升
幼儿园保教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在联盟工作中要做到全方面指导的条件还不成熟,我们通过开展专项活动,以点促面,逐个突破难点和要点,带动保教质量的总体提升。例如:在开展幼儿园一日常规专项督查活动中,我们先组织公办园进行自学自查;专家小组蹲点调研,发现问题,集体研讨,专题反馈,引导各园结合《一日活动常规细则》,立足实际完善各园一日保教常规。在规范公办园保教常规的基础上,公办园管理者对片区内民办园通过入园观摩、审阅资料、问卷调查、教师座谈等形式对民办园一日保教常规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调研与指导,开展专题培训、民办园到公办园跟岗学习等方式,尽最大努力帮助民办幼儿园解决实际问题。
三、加强师资培训,以多元培养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的素质高低决定着保教质量,也是保证办园水平最重要的基础。教师专业培训是联盟组团发展模式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因各民办幼儿园实际情况不同,“一刀切”的培训方式必然无法做到“皆大欢喜”。为此,我们开展教师培训专题问卷调查,综合各片区民办幼儿园意见,有重点的制定培训计划,满足他们各自的提升需求。例如:针对疫情后教师流动性比较大,民办幼儿园新教师偏多,带班能力及组织教学的能力欠缺的现状,我们组织教师开展“幼儿园疫情防控专题网络培训”、“新教师入职培训”、“游戏化课程与环境创设网络培训”等专项培训,提升教师在疫情防控、幼儿及家长心理辅导、游戏课程、环境创设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同时,我们还着力在公、民办幼儿园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培训上下功夫,先后组织全区50多名园长、骨干教师走出去参观学习,体验幼儿教育改革,拓展教育视野,提升业务水平。
活动开展一年来,公办幼儿园自身素质得到强化,民办幼儿园在园务管理、保育保教等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和提升,公民办幼儿园初步形成交流互助、资源共享的良好生态。联盟组团是“帮扶”更是“双赢”,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创新,打造更优质均衡的学前教育资源,让“幼有所育”提升为“幼有优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