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是当前学前教育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创新的基本方式,也是推动区域内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积极途径。根据全省、全市学前教育二期三年行动计划精神,猇亭区结合全区学前教育实际,整合教育资源,在全省率先将区域内所有公民办幼儿园融合在一起组建猇亭区学前教育集团。作为全市唯一公民办幼儿园混合制的学前教育集团,目前下辖幼儿园数量由6所增加至9所,其中公办幼儿园3所,民办幼儿园6所,9所园中省级示范园1所。集团各园共计67个教学班,2069名幼儿。
一、集团化办园的营运背景和模式
2015年,当时猇亭区公民办幼儿园共6所,有市级示范园更有 “家庭作坊式”园所,办园水平极不平衡,区教育局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各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各幼儿园负责人商议,寻求发展之路,最终大家一致同意抱团发展的思路。2015年9月8日正式成立了猇亭区学前教育集团,内设机构为综合协调部、保育教育部、安全保障部、财务核算中心(简称“三部一中心”)。集团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园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政府主导”为基本前提,以“公益普惠”为发展方向;以“发展幼儿、提升师资、服务社会”为根本宗旨;以“优质公办园办分园”、“公办园领办民办园”为基本模式。集团依托总园(省级示范幼儿园:教育幼儿园)实行“五统一”(即工作统一部署、目标统一管理、保教统一规范、研训统一指导、设施统一配置)的管理模式。各分园均为独立法人,园际关系平等,主要以“业务指导、资源共享”为工作重点,集团内幼儿园之间实行管理互通、研训联动、同伴互助、质量同进、文化共建、项目合作、捆绑考核等形式,接受教育局和集团总园的管理、指导。
二、集团化办园的创新思路和举措
“园所情况纷繁复杂、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发展目标高低不一、内部管理差异较大”是集团管理实现“五统一”首先必须克服的困难。我们紧密切合公民办幼儿园发展需求和实际,积极拓宽工作思路,创新管理手段,打破常规,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区域联动活动,力争通过集团管理引领各幼儿园在办园理念、办园行为、办园水平、办园效果等方面再上一个新台阶。
1、通过示范园办分园的模式,壮大公办园办学力量。
2015年9月,我们在猇亭后山创办了第一所农村公办园太阳花幼儿园,目前满额招生,较好的服务了高家、高湖、磨盘、翟家、虎牙等五个村居,基本实现了农村孩子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2017年9月,投资700多万元的第二所小区配套公办园桐岭新村幼儿园顺利开园。这样能够提供更多学位满足目前二胎生育政策放开后所带来的需求冲击。
2、通过建立健全科学考评机制,促进公民办园同步发展。
集团总园对各分园(无论公民办)具备管理权、考核权、监督权,统一监管部署其他园的保教活动、师资培训、食堂管理、大型活动、教学教研、家长工作等,先后出台了《猇亭区学前教育集团专项奖励资金考核发放方案》、《猇亭区学前教育集团幼儿园管理考核评估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每学年实施具体考核,并连同教育局实施三个“一票否决制”(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出现严重违规违法办学、出现恶劣家园事件),将设施配置及奖补资金与之挂钩,将公民办幼儿园纳入同一个阶层实现公平管理。
3、通过开展定向督导和扶持,帮助民办园提档升级。
集团管理层深入各园了解建园历史、发展规划、办园方向,以及目前在师资力量、保教规范、办园文化上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从各园需求出发建立专园专档,通过跟岗视导、驻园研讨、教师座谈、家长问卷、档案查阅、园长面谈等方式,连同该园制定相关发展规划,提档方案,创建理念等,让集团下各幼儿园园所形象分明。
4、通过加大“示范辐射”力度,实现保教统一规范。
由教育幼儿园总园向其他园派驻业务指导员定期调研和指导的方式,将师训研讨、业务练兵、教学基本功比拼、文娱竞赛等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初步搭建了公办园领办民办园、示范园辐射普通园、优质园带动后进园的互学共进平台,成功举办了“语言、数学、区域活动、主题环创”等多个领域的综合竞赛交流活动。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学前教育集团师幼成果展,用文艺汇演、师幼作品展等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展示了猇亭区学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新面貌。
5、通过实施课程和文化双创建,突显各园办园特色。
利用课程打造和文化创建双管齐下,让集团内各幼儿园“百花齐放、各有千秋”。从“领域各有所长”来开发园本课程,以课程带动文化,力争围绕大课程搭建各具个性、鲜明的园所文化和环创特色。例如教育幼儿园—民间艺术课程,太阳花幼儿园—体育游戏课程,七里新村幼儿园—书香阅读课程等等。通过各园研发课程内容,形成教研团队,充实幼儿活动,形成富有特点、个性不同的园所文化。
6、通过实行人才流动、业务直辖,完成优质资源共享。
集团内各幼儿园之间实行“优秀教师置换交流”,加强业务培训,培养“种子教师”。各园之间实行班班互动、师师互动、部门与部门互动,搭建教研交流平台。从学期师幼活动入手,每月设计研讨主题,大到环境创设、特色教研,小到课件制作、技能培训等,要求集团各园按计划参与实施,真正创建业务直辖、统管统研的大氛围。同时成立不同工作小组将“研训”与“视导”同步进行,“视导”着重在办园行为和保教规范上查找不足,“研训”着力在师资培训和教研技能上加强引领。“视导”严查问题、狠抓典型、限期整改,“研训”结合实际、薄弱入手、先训再研。
7、通过革新用人机制,推进师资储备稳定化。
猇亭区学前教育管理在形成集团之前,本身相对滞后,存在师资队伍不稳定、储备力量薄弱、人员培训有所顾忌、骨干教师培养不够等等一系列问题。同时鉴于集团内公办园编制少,聘用职工成为用人主体的现状,猇亭区摈弃体制内外的嫌隙,大胆启用能力强、理念新、愿意扎根猇亭幼教的聘用职工,发挥她们中流砥柱的作用,通过进入管理中层、提高薪资、签订长期合同等手段增强她们的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
三、集团化办园的工作成效和影响
通过两年多集团化管理的运行,基本实现了优质资源的互通与共享、师资队伍的交流与优化、教育投资的互帮与扶持、教育品牌的凝炼与打造,从而实现了优质资源满覆盖、区域质量齐提升的高位均衡,有效缓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全面改善了学前教育办学条件,稳步提升了学前教育教学综合质量,基本实现了区域均衡。
1、转变观念,实现了公民办幼儿园并存,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通过三年多的集团化管理,各幼儿园之间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强带弱,互利共赢。各幼儿园的规模逐年增长,教师队伍日趋稳定,更坚定了各分园负责人抱团发展思路,促使了公民办幼儿园的深度融合。同时,各分园负责人依法依规办园行为在集团的统一引领下大为改观,社会认可度得到较大提升,赢得社会家长一致好评。
2、统一思想,办园质量意识得到加强,办园水平大幅提升。集团各园充分认识到质量是幼儿园发展的生命力,自觉认真执行相关文件规定,扎实开展保教一日活动规范,通过家长会与家长进行沟通,不再一味迎合家长要求,而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需求开展游戏活动,有效杜绝了小学化倾向现象发生。各幼儿园整体办园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总园教育幼儿园于2017年2月被授予“湖北省示范幼儿园”,2018年10月获评“宜昌市首届教育质量奖”;集团分园七里新村幼儿园正在积极申创“宜昌市示范幼儿园”。
3、提高认识,研训意识得到加强,师资水平进一步提高。三年多来集团成功举办了“语言优质课竞赛”“科学(科学探究)优质课竞赛”、“数学优质课竞赛”、“家教故事征文”、“保育教师岗位练兵活动”、“区域活动专题培训”、“艺术教育培训”、“集团师幼成果展”、“师幼文艺汇演”等大型活动。老师们在活动中锻炼提升,快速成长。30多名教师受到省、市、区级表彰,其中1名教师被评为“宜昌名师”、1名教师被评为“宜昌市学科带头人”、1名教师被评为“宜昌市明星班主任”、2名教师被评为“猇亭名师”、3名教师被评为“猇亭区骨干教师”;教师“四优成果”中60多篇论文、案例、课件、优质课分获国家、省、市、区级奖励,其中总园园长向阳获“首届宜昌市园长技能大赛”一等奖,并成立了宜昌市向阳创新工作室和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集团各园也分别获得“宜昌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宜昌市优秀志愿者集体”、“猇亭区消防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猇亭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综上所述,在发展的过程中,猇亭区也充分认识到集团管理在指导形式、理念更新、文化创建、考核评价和统筹部署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集团化发展的学前教育事业是目前各省市区都在摸索和创建的新生模式。猇亭区的学前教育集团建设,虽已走在前列,但仍然需要不断的总结反思,不断的集思广益,不断的推陈出新,才有可能真正在实践中成长和成熟。